这套规则,也许会颠覆你的三观
本文共有 5600 字
如果觉得页面太长
那是因为留言很多
在文章最开始,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:
你认为,在一个人的一生中,所有获得的成就里面,先天和后天的成分,分别各占多少?
传统的教育会告诉我们:没有什么是天生的,一切都由自己的双手决定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先天:后天,可能是 5:95、10:90,对不对?
但显然,我这样问,你一定会觉得「有陷阱」,那么你可能会把数值调高一点 —— 先天占20%、30%,或者甚至,让我们更大胆一些,占到50%?
这也许是我们能够想象和理解的极限了。
如果再往前走一步,我们似乎就将无可避免地走入「基因决定论」——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所取得的成就,基因占比超过了一半,那人类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,还有什么意义?
那么,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?
上世纪后半叶,基于心理学、生物学和遗传学,诞生了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,叫做「行为遗传学」。专注于研究行为特质的遗传性。
什么叫行为特质呢?微观层面,比如智力、身高、性格;宏观层面,比如一个人的职业成就、收入、社会地位,等等。
举个例子:一个人的智力高低,平均来看,受父母遗传给他的基因的影响有多大?这就是行为遗传学要解答的问题。
你也许还会记得:我在 你的知识库,是时候更新了 中,提到过相关的内容。当时,我的观念还是很乐观的。
但是这阵子,读了大量的行为遗传学文献、著作之后,我发现,这个问题,或许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我们慢慢来讲。
行为遗传学诞生伊始,摆在行为遗传学家面前的,就是一道难题。
我们都知道:做实验要讲究「控制变量法」。要知道基因的影响有多大,我们就要控制其他所有变量保持不变,只令基因改变,再观察最终的变化趋势。
但这一点显然不可能实现。
所以,行为遗传学家们采取的方法,是逆向思维:既然一切影响,都可以看作是「基因+非基因因素」。那么,我们控制基因,令其保持不变,再观察最终的结果,不就可以知道「非基因在这里面占比有多大」了吗?
根据这个思路,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同卵双胞胎实验。
什么叫双胞胎实验呢?一个家庭生下了一对同卵双胞胎,其中一个留下来抚养,另一个被送给一个千里之外、毫无关联的家庭收养,再观察这对双胞胎日后的表现,就能够得到很多结论。(当然,这是自愿的,不存在伦理问题)
思路很简单: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几乎一模一样。如果这对双胞胎兄弟/姐妹,在未曾谋面的情况下,日后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特征,那就说明这些特征是受先天影响的;而如果他们的表现大相径庭、毫不相似,那就说明后天的占比远远超过了先天。
那么,结果是什么呢?
一个令无数人意外、却又在预料之中的结果出现了:
即使是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,他们成年之后,在各方面,依然是高度相似的。
这就是行为遗传学家 Eric Turkheimer,在 2000 年总结的「行为遗传学第一定律」:
所有的行为特质都是可遗传的。(All human behavioral traits are heritable.)
这个定律有点抽象。我们先讲一下「遗传力」(heritability)这个词。
简单来说,遗传力,指的是一项特质受到遗传基因影响的程度,取值在 0 - 1 之间。某特质的遗传力为 1,意味着这项特质完全由先天基因决定,后天环境没有起到任何影响 —— 比如人的瞳孔颜色。
遗传力为 0,则表示该特质完全由后天决定,遗传基因完全没有任何影响。
举个例子:在双胞胎实验中,我们把这对双胞胎分别称为小左和小右,那么,假设身高的遗传力是0.9,已知小左身高1.72米,我们就可以说:
我有90%的把握相信,小右的身高也是1.72米。
所以,第一定律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?
所有的特质,遗传力都在 0-1 之间,大部分位于 0.4-0.6,小部分高于 0.6,不存在遗传力为 0 的特质。
也就是说:在双胞胎实验里,哪怕他们在不同的家庭长大,有不同的经历,从未谋面,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一个兄弟姐妹,但只要我知道了小左的生活,我就有超过一半的把握来预测:
小右的生活跟小左是相似的。
不管小右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,是富裕还是贫困,家里有多少兄弟姐妹,居住在什么地方……这个魔咒,都是成立的。
也就是说:我们一辈子,几十年的时间,在我们人生里的占比,很可能还比不上我们出生时,被镌刻在DNA里面的密码。
重点在于:我们一生中,对我们至关重要的特质的遗传力,都非常高。比如,智力的遗传力约为 0.8-0.85;性格(大五人格)的遗传力约为 0.7-0.8。
也就是说:一个人的智力,平均来看,有80%的可能性,跟父母是高度相似的;只有20%的人,会跟父母存在差距(更高或更低)。
所以,你可以理解,这是一个多么石破天惊,又「政治不正确」的结论。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说:虽然智力和性格的遗传力很高,但大多数特质不是都在 0.4-0.6 之间吗?感觉上……似乎还好?
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。
前面讲过,行为遗传学家们,把人一生中的影响因素,分为「基因」和「非基因」。这其中,非基因因素,又可以进一步分为「共享环境」和「非共享环境」。
什么叫共享环境呢?其实,就是我们习惯所说的「原生家庭」。
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,就构成了行为遗传学的「ACE铁三角」:
A:Additive Heritability,加性遗传力。亦即你从父母那里所获得的遗传基因。
C:Shared Environment,原生家庭。亦即你从出生至成年期间所成长的家庭环境。
E:Non-shared Environment,独立环境。指的是你成年之后自己的人生经历。
行为遗传学家认为,这三个因素加起来,可以100%解释一个人所有的特质。所以,重点就在于,在我们的一生中,这三个因素,分别占了百分之多少的比例。
为什么要把「非基因因素」分出一个「原生家庭」呢?这是因为,原生家庭同样是一个很容易控制的变量。
行为遗传学家在双胞胎实验的基础上,增加了原生家庭实验。他们把参与实验的双胞胎分成两组,A 组的双胞胎正常抚养,B 组的双胞胎,按照前文讲过的方法分开抚养。
然后,再在成年前,对比 AB 两组双胞胎的相似程度,从中来推断原生家庭在一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。
举个例子:A 组的双胞胎照常抚养,假设相似程度是60% —— 这60%就包含了基因和家庭。如果 B 组双胞胎的相似程度是40%,那就说明,在去除了「家庭」的因素后,基因的影响剩下了40%。那么,基因:家庭就大致是 2:1。
然后,用100减去这两个因素,就能得到「非共享环境」。
于是,我们就能得出完整的 ACE 模型。像上面的例子,就是:40:20:40。
那么,真实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呢?原生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究竟占了多大的比重呢?
直接给结论吧。答案是:50:0:50。加性遗传力和独立环境各占一半。
因此,这个结论又被称为「50-0-50 规则」。
等等,这里好像有点不对?
是的,你没有看错,原生家庭在这其中的影响,就是0,微乎其微,可以忽略不计。
也就是说: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,和一起抚养的同卵双胞胎,一样相似,没有任何差异。
这就是行为遗传学第二定律:
由原生家庭所导致的影响非常小。(The effect of being raised in the same family is smaller than the effect of the genes)。
这一条可能会令许多人震惊。
它揭示了一个可能的发现:被我们所津津乐道的,对于子女的家庭环境、教育投入、亲子关系、资源倾斜……甚至,我们费尽心思为孩子塑造的社区,学校,邻居,这些东西,对孩子的成长,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?
看起来是这样。
这条定律太过惊世骇俗,以至于仍然有许多争议。包括 Eric Turkheimer 在描述它的时候,用词也是非常谨慎的「家庭影响小于基因」(……is smaller than……)。
但是,更多、更精确的实验,都支持了这一结果。行为遗传学家发现,一起长大的无亲缘关系的个体(养子和亲子),其相似程度,并不比街上随机的陌生人更高。
简而言之,这数十年以来的实验,只是让这个值越来越逼近0。
你也许会有疑问:如果这样的话,我们一直所说的「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」,比如童年创伤、阴影、压迫,对性格的扭曲和伤害,难道都是无稽之谈?
也不是。这个实验结果,仅针对于「及格线以上的家庭」。一些进一步的实验发现:当原生家庭远低于及格线,比如让孩子挨饿受冻、对孩子漠不关心时,A 会下降,C 会上升。
也就是说:这条定律设定了一条及格线。它告诉我们:养育孩子必须付出足够的关爱和支持,但你能期待的也仅此而已。超出的部分,很可能是无效的。
所以,为什么我一直说「不要太看重所谓的原生家庭」?原因也正在于此。许多东西对我们的影响,其实都是被我们「建构」出来的。你觉得有,它就有;你觉得没有,它就没有。
我们恐惧的永远是恐惧本身。真正伤害我们的,永远不是某样事物,而是我们「被某样事物伤害」的认知。
同样,对于诸位已为人父母的朋友,我的建议就是:
不要对孩子寄以太多「赢在起跑线上」的期待,更不要把你未竟的梦想,压在他的身上。
你所为他投入的金钱、资源,很多时候,其实远远不如「陪伴」来得有用。营造再好的环境,投入再多的金钱,不如让孩子能切实感受到「家庭的关爱」。
这才是保证他能够顺利成长,你所能给予的最好礼物。
说回正题。
我们似乎已经得到了一个结果,50:0:50。尽管原生家庭为零很匪夷所思,但似乎也还好。先天占一半,后天占一半,看起来很符合大众的认知。
但这里有一个问题。
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:我们在文章开头,讲的是「先天和后天」;但 ACE 的 A,指的是「遗传基因」—— 这两者是不同的。
遗传基因一定是先天的,但先天并不仅仅只包含遗传基因。
它还包含什么呢?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异和突变。
实际上,这一部分在 ACE 的 E 中,占了不小的比重。因此,E 的正确理解,并不是「后天」,也不是「独立环境」,而是「其他因素」。
所以,我很喜欢的认知科学家 Steven Pinker,在他的书中严肃抨击了「独立环境」的说法。他认为:E 的真正名字应该是「未知」,因为它里面包含了实验误差、随机突变,以及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。
(行为遗传学第三定律:行为特质中很大一部分影响因素,跟遗传和家庭都无关。)
也就是说,我们应该从 E 里面,把先天、后天和干扰因素(比如误差和随机性),再进行区分,才能够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。
近几年的研究就是这个方向。行为遗传学家们,发现了一种被称为「发育噪音」(Developmental noise)的因素。
发育噪音,指的是一个个体在发育过程中,导致基因产生变异的各种环境因素。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点,是子宫内环境。
2012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:子宫内环境会导致同卵双胞胎的基因表达发生差异,这些差异大多存在于跟健康相关的基因点位上,这可能会降低他们成长之后的相似性。
而这些由发育噪音所导致的变异,当然也属于先天因素。
所以,我们应该从 E 的 50% 中,再取出一部分加到 A 里面,才会更接近真相。
那么,应该取出多少呢?很遗憾,现在的研究还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—— 毕竟 E 的混杂因素实在太多了。但一些比较激进的行为遗传学家,比较认可的一个比例,是 ——
75:0:25。
这就是「75-0-25 规则」。
一个令人窒息的结论。
到这里,我们终于可以做一个总结了。
在一个人一生的成就里,先天的部分占到多少?
它一定超过50%,很可能小于或等于75%。
不知道你看到这个结果,是什么感受。我在读文献的过程中,感受到了强烈的怀疑、颠覆和冲击 —— 毕竟,这跟我们传统的思维和教育观点,实在相差得太远。
要知道,50-0-50 也好,75-0-25 也罢,它们所给出的,并不是「禀赋」,而是「结果」。
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在理想情况下,我甚至可以通过基因,有75%的把握,预测一个人未来的一生:
他的考试成绩如何,可能选择什么专业,性格是什么样的,会不会犯罪,可能跟什么样的人结婚,选择什么职业,取得什么样的社会地位,获得多少收入,最终在什么年龄段死去……
为什么会这样呢?一个可能的原因是:有超过一半的基因,都是在大脑中表达的。
基因没法决定我们经历的事物,但它会通过塑造大脑,影响我们跟这些事物所发生交互的方式。
比如:一个人懂哪门语言,这是基因无法决定的,但基因可以决定他以什么方式去学习语言;基因同样无法决定一个人住在哪座城市,但基因可以决定一个人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偏好,决定他在考虑「住在哪里」时大脑的思考过程。
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把大脑,看作是一个「输入-处理-输出」的黑箱,那么,这个处理过程,其实并不是无迹可寻的 —— 它基本是由基因所塑造的。
那么,未来,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,会不会出现基因歧视?会不会产生基因编辑(已经有了)?会不会形成基因层级?
这些早在科幻小说里面已经出现的事物,会不会成真?
我希望不会。但没有人知道。
最后,我们也不必对此太过悲观。
这些东西,从某个角度来看,是在告诉你「许多东西早已注定」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其实为人的「自主性」,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和使命,专注在一样东西上面,那就是:
认识你自己。
这是 3000 年前,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面的铭文。在今天,依然有效。
人最难的一点,就是认识自己;但最重要、最关键的一点,也正是认识自己。
如果说每个人出生时,大脑中已经预装了一套系统,没办法去更换它。那么,我们能够做的,就是尽量去摸清它、熟悉它,理解它的每一个结构、功能,再尽可能去完善它,给它装上补丁,调整它的设置和参数,让它发挥出100%的性能。
不要忘记,哪怕是智力,也存在「多元智力」;哪怕是进步,也存在「成长心态」;哪怕是成功,也存在「成就动机」。
人类文明发展到 21 世纪,特别大的一项突破,就是让我们意识到「多元化」的存在。
基因或许会决定很多东西,但永远不存在一个外在的、绝对的标尺,可以用来衡量「好和坏」「对和错」「成功和失败」—— 这些,只有自己能够定义,也只有自己能够建构。
找到自己的定位,找到自己擅长什么,适合什么,喜欢什么,偏好什么,想要什么……这或许是每一个人,终其一生的任务。
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
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,才是我们跳脱「决定论」的起点。
—— 闲聊时刻 ——
对行为遗传学的这些发现,你有什么想法呢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跟大家一起讨论。
也别忘记点一下「在看」,给我反馈喔。
也可以读读近期这些文章:
互联网会成为吞噬我们的巨兽吗?
预测未来是可行的吗?
彻底讲清楚「专注」这件事
THE END
- 晚 安 -